车辆管理
  •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现状和问题

    作者:武汉米腾   发布时间:2023-05-18

   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
    新闻图片

    1.1管理手段落后

    我国的公车改革和公车治理工作开展多年而效果甚微,公车的使用和管理更是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,“三公”消费之一就是公务车的使用费用,显然这主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和浪费现象。这种状态至所以得不彻底的改变,我认为主要表观在二个方面,第一是贯彻中央国务院精神的决心和彻底性不足,第二是公务车管理缺乏科学性。长期以来机关车队的管理手段陈旧落后,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,工作效率低而运行成本极高。众所周知,加强公车使用管理一定是会严重冲击传统的公车使用习惯的,也就是说会损害某些既得的利益,所以,对加强公务车的使用管理的主观积极性普遍不足, 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主观愿望也不强烈,也就是说公务车的使用管理不是没有更科学的手段去管好,而是缺乏想管好的决心和行动。这也是公务车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。

    1.2运行成本高

    用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太高主要表现在;审批使用、调度手段不科学造成实载率低、运力浪费,车辆过度的维修、保养、过度装饰、过度添加消费性配置等等。公务车实载率低,使用频率高,运力浪费严重。尽管国家规定只有省部级及以上的领导配有专车,实际从基层县、镇的领导到副省部级领导,一般都配有相对固定的车辆,致使公车实载率低,一般公务员使用公车出行的目的如开会、送达文件、接待等,导致公车使用频率高。非必要的公车出行量多。因公车具有公有的属性,个体的能动性没有充分被调动,个体不会以最理性的方式,采用最有效的手段达到目的, 即使公车出行不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,个体仍可能倾向公车出行,公务车因公出行的频率本身就高,再加上公车私用和非必要出行量的增加,导致公车平均出行距离大大增加,相应的能源消费也大大增加。

    1.3管理效率低

    目前大部分机关车队业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进行,在准确性、科学性及工作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多数存在用车审批难、车辆调度难,出车监控难、信息处理等现象,管理员人员多却效能低,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,无法施行网上用车审批制度,缺乏科学调度的信息参考依据,最头痛的问题是车辆一旦派出尢如断线的风筝无法掌控,包括时间、地点、行驶轨迹、运行费用、交通安全状态等等。

    公务车辆管理的对策

    新闻图片

    公务车辆的使用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,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,要根据现代公务用车的特点,以及更好地实施管理的要求,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。一是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平台为依托,指定懂得专业、熟悉业务且责任心较强的人员从事车辆日常管理,从新车购入、过程使用以及车辆的报废,建立起完整的管理体系,特别是车辆管理档案、驾驶员管理档案;电子与纸质相结合尤为重要。二是车辆维修保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,严肃间隔里程保养总成大修、更换零部件记录在档,有条件或将其旧部见件的回收;三是制定各型车辆油耗标准, 参照工信部各工况条件下的不同油耗标准,每车台次百公里附加2升将其定为油耗标准,弥补季节性的不同耗油;四是对车辆、驾驶人员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;如交通违章、车辆定位、油耗超标、车辆维修、工作出勤等全方位的考核制度,以此来更好地实现管理过程的标准化,效率的最优化。

   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,公务用车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。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,以及提高行政车辆使用的效率,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务车辆的管理。

返回顶部